系统崩溃是电脑使用过程中令人头疼的状况之一,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,如病毒感染、软件冲突、硬件故障等。一旦系统崩溃,电脑无法正常启动,存储在其中的重要数据也面临丢失风险。不过,通过一些方法,还是有机会将数据找回的。
如果在系统崩溃前,你使用了系统自带的备份功能,如 Windows 系统的 “文件历史记录” 或第三方备份软件进行过数据备份,那么恢复数据就相对轻松。对于 Windows 系统,若开启了 “文件历史记录”,在另一台正常运行的电脑上,通过外接存储设备(如移动硬盘)连接到备份数据所在位置,找到备份文件,将需要恢复的数据复制到新系统的对应位置即可。若是使用第三方备份软件,按照软件的恢复流程操作,通常需要在新系统中安装该软件,登录账号,选择对应的备份文件进行恢复。
若没有事先备份,此时可以借助可引导的 USB 启动盘来恢复数据。准备一个容量足够的 U 盘,使用 Rufus 等工具将 Windows 安装镜像写入 U 盘中,制作成可引导的 USB 启动盘。将制作好的启动盘插入崩溃电脑的 USB 接口,进入 BIOS 设置,将启动顺序调整为从 USB 设备启动。电脑从 U 盘启动后,选择进入 “修复计算机” 选项,在高级修复选项中,找到 “命令提示符”。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,通过命令行操作找到存储数据的硬盘分区,例如,如果数据存储在 C 盘,可输入 “C:” 并回车,接着使用 “dir” 命令查看分区内的文件和文件夹,确认数据是否存在。若能看到数据,将数据复制到外接存储设备中。操作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知识,若对命令行操作不熟悉,也可在进入 “修复计算机” 选项后,尝试使用 “系统还原” 功能,看能否将系统恢复到崩溃前的某个正常状态,若系统还原成功,数据大概率也能恢复。
另外,专业的数据恢复软件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发挥作用。将崩溃电脑的硬盘挂载到另一台正常运行的电脑上作为从盘,在主电脑上下载安装如 EaseUS Data Recovery Wizard 等数据恢复软件。打开软件后,选择扫描从盘,软件会对硬盘进行全面扫描,查找可恢复的数据。扫描结束后,在文件列表中筛选出需要恢复的重要数据,将其保存到主电脑的其他分区或外接存储设备中。
系统崩溃后恢复数据的方法多样,但每种方法的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如数据是否被覆盖、硬盘是否存在物理损坏等。为避免数据丢失,日常养成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的习惯至关重要。
下一篇:电脑分区丢失,数据恢复攻略在此